北京外国语大学;
本文聚焦讨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建议,旨在提高外语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质量。全文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享笔者对外语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第二部分提出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为外语课程思政在实践层面上提供具体操作建议。
26,788 | 1,168 | 14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2]蒋毅,周向文.高校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6):119-120.
[3]王敏,王滨.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探索,2019(1):102-107.
[4]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0-58.
[5]王守仁,文秋芳.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发展篇)2[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6]文秋芳.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3-11;90.
[7]吴卫芬,张亚珍,苗森.专业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思路与途径[J].教育现代化,2020(43):193-196.
[8]《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5月28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9日.
基本信息:
DOI:10.13564/j.cnki.issn.1672-9382.2021.02.008
中图分类号:H09
引用信息:
[1]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02):47-52.DOI:10.13564/j.cnki.issn.1672-9382.2021.02.008.
基金信息: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编号:2020SYLZDXM0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