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文从释意理论探讨了口译研究。释意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确立以来,以其逐步完善的理论架构和独特的理论视角,一度成为西方口译界的主导性理论,引领西方口译研究走入了以从业人员研究为主的全新阶段,也对中国口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该理论对翻译本质的界定、对口译程序及对象的分析以及对口译教学的创见对当今的口译实践和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对释意理论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基本观点、创新贡献及发展前景做一综合评介,以期推动理论的中国化。
9,394 | 923 | 14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Seleskovitch,Danica.L'interprete dans les conferences internationals,problemes de langage at communication.Paris:Minard Lettres Mondernes,1968.
[2]Seleskovitch,D.et Lederer,M.Pedogogieraisonnee de I"internation.Pairs:POPCE et Didier Erudition,1989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出版社,1998.
[4]蒲艳春.从释意理论的发展看我国的口译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2)94-98.
[5]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M].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
[6]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7]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0]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许钧.释意理论辨[M].中国翻译,(1)9-13.
[12]塞莱丝科维奇,勒代雷.汪家荣等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13]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4):71-76.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H059
引用信息:
[1]龚龙生.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J].中国外语,2008,No.22(02):80-84+90.
基金信息: